翻译还是个体力活和人情世故活
发布时间:2020-06-20 02:42:54
|
阅读量:2020-06-20
一般我们认为,做翻译会外语就可以了,实际上,仅仅会外语,是无法胜任翻译工作的,她还需要体力,和人情世故的练达。
一.先说基本功的专业翻译水平
工程项目翻译应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听力(有些装置的专家有很重的口音,如印度、东欧、中亚地区) ;同时还应知道具体装置或工艺的专业技术。翻译人员先要熟悉各项目的技术资料和文件,同时向项目主管人员或技术人员了解有关国外公司的情况、谈判的背景和项目进展情况,要做到无论是合同谈判、技术交流还是随团翻译都心中有数,成竹在胸。一-旦项目立项,翻译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 先要熟悉项目的专业知识,从管道安装、设备构造到工艺流程、电气、仪表、分析等,此外翻译还要不定期地学习安全知识,了解安全注意事项。
二.再说做人操守的翻译内容保密纪律
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定要具有保密意识,无论是谈判内容, 还是资料文件内容, 都绝不能随意泄露给第三者, 特别是商务谈判阶段和技术交流阶段。对谈判和交流时的记
录、笔记和资料应妥善保管,不与无关的人员谈及相关内容。
三.身体素质是关键
翻译工作并不都是猫在屋里伏案疾书,或者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厅里,现场翻译还涉及到野外作业,翻译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因为不论酷暑严寒,每天都必须穿戴厚厚的工作服和安全帽。在现场,面临的天气无论是超过40度高温的炎炎夏日,还是冰天雪地的严冬,无论风吹日晒,还是风雪交加之时,每天得窜上爬下,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特别在设备最终验收时还需要进行72小时的连续试运转,此时翻译也跟着倒班,这对身体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因此,现场翻译人员除了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外,身体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翻译还是个体力活。体力跟不上,呼吸都困难,更谈不上做翻译。
四.翻译人员的协调能力-要懂得彼此间相处之道,懂得人情世故
翻译人员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们朝夕相处。中外文化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影响着人的逻辑思维、心理和行为。译员和外国专家能否友好并愉快地相处、工作上是否默契地配合,事关重大,大连翻译公司认为,翻译人员是否体谅对方,是否理解对方的难处,能否很好的推心置腹的沟通,都决定着能否真正读懂对方的内心,从而做到在翻译工作中不曲解对方的意思。
从小的方面讲,对双方个人每时每刻的心态、情绪和工作效率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从大的方面讲,将涉及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为外国专家配备翻译人员时,不仅仅要考虑专业上的配合,而且还要考虑文化背景、性格、年龄、性别等种种因素。翻译人员在同国外专家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热情友好,又要做到谨言慎行。翻译人员除担任翻译工作时忠实原意、不偏不倚之外,也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即翻译人员要把自己摆在双重的位置上,既是中外的语言桥梁又要维护我方利益,不停地转换角色。要让外国专家感到翻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也让中方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翻译从外国专家身上获得本项目及其他技术方面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技术诀窍等。翻译人员与外方专家在工程项目中不是简单地关系拉近,而是相互协调、相互信任,大连翻译公司深有感触:如果关系处不好,彼此瞅着都别扭,难免带有情绪,从而无法搞好翻译工作。
大连信雅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