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大连信雅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网站!
新闻中心
聚焦大连翻译服务动态,发布翻译价格资讯,欢迎您的关注!
新闻中心
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过分依赖”审校”的后果
发布时间:2020-06-26 10:03:00
  |  
阅读量:2020-06-26
字号:
A+ A- A
我们知道,翻译的整个流程中,““审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翻译稿在经过翻译之后,需要通过”审校”来发现不足和漏洞,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正,达到提供给客户一个合格翻译稿的目的。
 
但是有些翻译公司搞错了”审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作用,反而本末倒置,使”审校”形同虚设。
 
一.”审校”的错误做法:
认为”审校”是万能的翻译工具,将胡乱翻译的稿件转给”审校”,想通过”审校”来扭转乾坤,逼着”审校”人员来修改,然后拿到”审校”稿,大喜过望,以为自己严格履行了翻译的品质监管流程,结果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二.正确的做法
将有资质的、合格的翻译人员的译稿,转到”审校”程序后,从整体上找出译稿的不足之处,不要时加以标注,然后退回给翻译人员,注意,不是代替他进行修改,而是指出问题,责令其自查。


三.关键字
“审校”≠代为修改,因为用词习惯,整体翻译风格,每个人都不相同,如果翻译公司要求翻译”审校”代为修改、并且还要达到预期效果的话,那么整个工程就是重新翻译,否则二者就像泾水和渭水、分分明明,不可能成为一体。这一点请大连翻译公司的经营者一定要认识到。而实际上,有些翻译公司,给”审校”人员的工时费,百字只有2元,这个价格,”审校”人员只能改改单词,增减些标点符号而已。
 
四.导致”审校”形同虚设的原因
1.翻译公司的经营者不懂得语言规律,僵化、保守,以为严格恪守了“翻译→”审校”→定稿”的翻译流程就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审校”不是“代替修改”而是提出问题,责令自查。
2.招聘翻译时,没有严格把握翻译人员能力,不是科班人员出身,只是录用了自认为能够胜任翻译的人员。太过迷信翻译品质保证流程,不会活学活用,反受其累。
 
五.错误运用”审校”的后果
1.使整个翻译公司人员配置水平降低,而且使译稿失去了根本责任人,大家互相推脱,彼此推诿、攻讦,形成一个乱局,从而使翻译公司失去了信誉保证。
2.增加了翻译成本,因为各个翻译环节都不对质量负责,出了问题,只能再花钱重新翻译,反之如果各个翻译流程的人员配置水准都很高、也能正确运用”审校”功能的话,会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带来了高品质的翻译。
 
六.形成原因
翻译公司的经营者是门外汉,不懂翻译的规律和方法。
 
以上由大连信雅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推送。